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人形机器人的“马拉松”才刚开始

人形机器人的“马拉松”才刚开始

2025-04-21 18:33:04 [娱乐] 来源:鼓吻弄舌网

出品|虎嗅科技组

作者|宋思杭

编辑|苗正卿

头图|天工Ultra机器人

2小时40分钟42秒,马拉松这是人形人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的冠军纪录。

2025年4月19日清晨6点,机器空气中还带着春末的才刚微凉,但赛道旁已挤满了观众和媒体长枪短炮。开始这些人大多都怀着对新技术与机器人的马拉松好奇与期待,参观这场AI时代下的人形人“特殊”体育赛事。

北京亦庄南海子公园南门,机器一场前所未有的才刚体育赛事正在酝酿——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即将鸣枪。7点30分,开始发令枪响,马拉松1.8米高的人形人天工Ultra机器人率先冲出起点,最终以2小时40分42秒的机器成绩夺冠,成为首个完成21.0975公里赛程的才刚“机械跑者”。

除了刷新世界纪录的开始人形机器人冠军,现场的另一大奇观是,共20支机器人队伍,被9000名人类跑者包围着。几十个机器人全程都由上千名人类跑者“精心呵护”着。参赛者包括天工Ultra、宇树G1、乐聚“夸父”、松延动力旗下N2、小巨人等18个产品。

人类选手与机器人共享路线但分属隔离赛道,其中机器人赛道融合了柏油路、草地、石板路和陡坡等复杂地形。而针对这种复杂地形,各机器人队伍也都采取了相应措施来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比如松延动力N2机器人甚至需穿29码跑鞋缓冲。

穿上跑鞋的松延动力N2机器人,图源:《经济观察报》

另外,在这场全程21.0975公里赛程的比赛中,机器人大部分还需要中途换电3-4次。根据赛事规定,换电时间也直接计入总成绩。

对此,有行业人士告诉虎嗅,通常情况下,像马拉松这类比赛,机器人都需要数月的准备时间。记得登上2025年央视春晚的宇树机器人H1,也经历了三个月的反复练习。不过,据取得本次比赛冠军的天工机器人方面告诉虎嗅,他们是收到官方通知之后投入准备的。据了解,参赛方接到主办方邀请通知的时间是2025年1月初。

与人类半程马拉松相比,其男子的世界纪录是56分42秒,女子是1小时02分52秒,顶尖选手的配速可达每公里2分40秒左右。相比之下,天工Ultra的平均配速约为7分37秒/公里,也相当于人类业余跑者的中游水平。

但这一成绩背后,是机器人产业从“实验室步态”到“户外长跑”的质变。

对人类而言,完成半马需要数月训练,包括提升心肺功能、调整步频步幅、控制补给节奏,甚至需应对肌肉拉伤、电解质失衡等风险。而机器人需要的却不是上述这些体能训练,它们所面临的挑战是硬件极限,是算法博弈,也是续航焦虑。

比如参赛者灵宝CASBOT SE机器人在备战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次的跌倒后爬起,才从实验室走向户外;再比如,天工Ultra每公里耗电16%,需在补给站“热插拔”换电,类似F1赛车进站。

“这不只是简单的体育竞技,更是对技术突破、产业发展的‘极限测试’。”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CEO熊友军直言。实际上,完赛的机器人已证明其具备长距离移动、复杂地形适应能力。尽管,目前关于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问题依然前路漫漫,但随着技术临界点的日益临近,人形机器人的曙光正在到来。

理想与现实的博弈

在机器人这条赛道,似乎有着泾渭分明的两个队伍。一个是兢兢业业在生产线上干活的机器人,这部分为了更好地适配在各种不同环境的生产工作中,它们并不一定是人形;而另一部分则是想要融入人类家庭的高性价比人形机器人。

有人将前者称之为“实用派”,称后者为“理想派”。

其中,属于“实用派”机器人的舞台早已到来。在工厂流水线、仓储物流和特种作业领域,非人形机器人早已占据主流。它们或许是机械臂、AGV小车,或是四足机器人,虽不具备人形外观,但凭借高精度、低成本和场景适配性,成为工业自动化的核心力量。

例如,优必选的物流机器人已在比亚迪工厂实现货物分拣效率翻倍,而大疆的农业无人机每年喷洒农药覆盖超亿亩农田。

但“理想派”人形机器人却迟迟未能进入大众视野。甚至,关于人形机器人的话题,还常常饱受争议。

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在2025年初讲到,他正在退出多个人形机器人项目,并直言行业存在泡沫。对此,猎豹移动傅盛也曾站队朱啸虎,认同人形机器人是“有毒的泡沫”。他认为,像鲤鱼打挺、跳舞等动作都是预先编程好的,忽视了实际场景的可靠性。与此同时,资本过度追捧人形形态,也会导致企业“为表演而研发”。

尽管争议不断,一批企业仍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坚持深耕。它们的共同点是:将技术突破与场景落地绑定,用硬核创新回应质疑。比如声称在2025年量产的特斯拉Optimus、已经走进比亚迪、吉利等车企的“实训生”优必选Walker S,还有售价仅为9.9万的宇树科技H1。

但人形机器人想要真正走进千家万户,技术的突围只是人形机器人产业长征的上半场,真正的破圈之战是赢得用户心智。

实际上,人形机器人真正被大众所熟知的时间点是2025年初。先有亮相2025年央视春晚的宇树机器人Unitree H1,后有今天的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尽管如此,大众对人形机器人的认知还十分有限。

在4月19日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的比赛途中,除了有属于天工Ultra的精彩夺冠时刻,还有一些摔倒、“打瞌睡”、罢工的机器人等等。但实际上,这些在大众眼中“出洋相”的机器人,并非是它们的黑历史,而是人形机器人都要走完的必经之路。

无论是赢得冠军的天工,还是取得亚军的松延动力,他们都是在接收到官方邀请的参赛通知后,训练了长达三个月,在此期间,参赛选手机器人也都经历了日复一日的模拟训练和真实训练。在训练过程中都是反复地跌倒后爬起。因此,为了参加半程马拉松,参赛方在训练期间耗费的成本也是不言而喻的。

值得一提的是,宇树科技在参赛当天发表声明,声称官方并没有参与本场比赛。参与比赛的是购买宇树科技的客户“城市之间科技队”。言外之意,参与本场赛事的宇树机器人并没有像其他参赛方一样经过长期日复一日的训练。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属于人形机器人的用户心智战争已经悄然打响。当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的夺冠视频冲上社交媒体热搜时,这场赛事早已超越竞技范畴。在荧幕之下,横亘在人机共处时代的认知鸿沟也在逐渐消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热点)

推荐文章
  • 天猫怎么设置指纹支付

    天猫怎么设置指纹支付 天猫怎么设置指纹支付随着指纹识别功能的普遍,现在很多软件也用起了指纹识别。这不,手机天猫也支持指纹识别支付了。开启指纹支付后,今后使用天猫购物付款的时候,就可以省掉输入支付密码的麻烦了。对于这么一个安 ...[详细]
  • 2023分手后的意难平签名 分手后的郁闷签名

    2023分手后的意难平签名 分手后的郁闷签名 眉目里似哭不哭,还祈求什么说不出。我想说我爱你,可听众只剩下我自己。我开心的时候,你会不会想过我会哭。算了,这两个字包含了多少失望和委屈。还等嘛,那条消息似乎比公交车还难等。这场爱我帮你作弊,但你还是 ...[详细]
  • 新版《马拉松》公布后 预告和演示遭差评轰炸

    新版《马拉松》公布后 预告和演示遭差评轰炸 去年有报道称Bungie开发的《失落星船:马拉松Marathon)》开发陷入困境,开发人员被调往索尼的其他项目。昨天,Bungie正式公布了这款新作,新公布的玩法却让许多玩家感到失望。《失落星船:马拉 ...[详细]
  • 小众高级的微醺文案 喝点小酒惬意美好的生活语录

    小众高级的微醺文案 喝点小酒惬意美好的生活语录 日期:2024/4/2 7:25:00作者:网友整理人气:0我来评论导读:微醺真的很快乐,喝点小酒,感受微醺的状态,这时候你会发现生活迷人且美好呀。 1.三两朋友 周末微醺小聚2.不爱喝酒 ...[详细]
  • 怎么把支付宝的钱转到微信 18183手机游戏网

    怎么把支付宝的钱转到微信 18183手机游戏网 Ready 很多用户都会同时使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两种付款方式,但有时候微信的钱不够了如何将支付宝的钱转到微信呢?本期视频就教大家支付宝的钱怎么转到微信。首先打开支付宝app,选择右下方我的,然后找到 ...[详细]
  • 微信支付人脸识别在哪里设置

    微信支付人脸识别在哪里设置 Ready微信支付人脸识别在哪里设置?微信支付开启人脸识别功能后可以根据用户录入的人脸信息来快速完成支付扣款,日常使用起来会更加方便。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如何开通人脸识别支付功能,想要了解的用户就一起来 ...[详细]
  • 腾讯会议断开音频会被主持人发现吗

    腾讯会议断开音频会被主持人发现吗 Ready腾讯会议断开音频会被主持人发现吗?具体的答案是什么?腾讯会议断开音频是否会被主持人发现是不少用户好奇的,想知道具体的答案信息,以下我们带来了腾讯会议断开音频会不会被发现的解读,一起来看看吧。 ...[详细]
  • 五年级写景作文:观云海

    五年级写景作文:观云海 我是在峨嵋山上看到云海的,那是一个春夏之交。那一天清晨,天空乌黑乌黑的,压得人喘不过气儿来,还不时落下几片小雪花。我和爸爸裹上厚厚的棉衣,拿着手电筒,行走在花草繁茂的山径。我们来到金顶,天还是黑呼呼的 ...[详细]
  • 大师赛德尚博PK麦克罗伊 松树丛一幕还会发生吗?

    大师赛德尚博PK麦克罗伊 松树丛一幕还会发生吗? 北京时间4月13日,布赖森·德尚博发现自己又一次在大满贯赛事中追赶罗里·麦克罗伊。这一次,他有18个洞的机会来完成反超。两届美国公开赛冠军周六在第18洞果岭边缘推入近50英尺的推杆,在美国大师赛第三轮 ...[详细]
  • 影响18省份,北方沙尘为何一直吹到海南岛?

    影响18省份,北方沙尘为何一直吹到海南岛? 连日来北方的极端大风,导致沙尘大范围传输,一路向南,跨过长江、进入华南,最远抵达海南省的北部,形成了近年来影响我国范围最广的一次沙尘天气过程。记者从中国气象局了解到,13日,北到新疆和内蒙古、南到广东 ...[详细]